雅昌艺术网 |艺术家网首页 | 论坛 | 博客 | 艺搜
 
 王树洲
 http://wangshuzhou.artron.net/
 
  搜索:
 
《太行风骨》序言
 
作者:陈长芬  发布时间: 2014-11-27 17:01:48
 
 

 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黄河咆哮东去,几经回肠,平息于河套沙漠。从地图上看,可望东去直插京津归渤海。但它不是这样,而是经包头急转朝南,绕太行山西侧,东折北上,再归渤海。这里可能隐藏着有一个华夏山水情缘,具有史诗故事……如果这样,“华山”、“吕梁山”和“东条山”又是故事中的“话说”……


  太行山到底是什么?太行山有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!这个2005年我在为山西摄影家秦红宇《王莽岭》画册的序言中已曾经表达过。那时,我没有翻书、查字典,不知古人称“太行”为“五行”,完全是一种即兴的感觉。


  两个月前,姜健兄弟带树洲先生来我工作室,约我为他的《守望太行》摄影画册写几句话,当时我有些发难,一是觉得题材太大,二是觉得题目有些俗、旧,当时我既没有答应,也没有推辞。


  春节那几天,京城的烟花爆竹弄得我不得安宁,只好用寻找影像的方式作些解脱。正好有机会才看到了树洲的有关“太行”的摄影作品。


  又过了半月,我以虔诚的心态重新打开树洲留下的光盘,仔细翻阅每幅作品。我以为这个大题材的摄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理念和呈现方式的思考。于是,我把这些意见向姜健和树洲作了表达。


  我多次解读了作者的作品,断然去掉“风光”和“风景”常用的陈词理念,认为“风骨”的理念思维更为恰当。


  在这些作品里,我清楚地看到了作者的影子,看到了作品后面的故事。在风里、雪里、雨里、雾里,雷鸣电闪、洪水猛兽、天崩地裂,摄影者成为现场的参与者和见证人。更可贵的是,它能把我带到故事的现场,让我的肉体和灵魂亲临其境,感悟那里的荒蛮和奇特,体验人类过程的源本。这就是“风骨”。太行的“风骨”,中华的“风骨”,人类的“风骨”,也是作者的“风骨”。


  同样,山崖上的人家,山坡上的庄稼,石缝里的小草以及水边的青苔,绿得像翡翠,犹如一座绿城,这是太行另外一种“风骨”,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之“气场”。


  我心目中太行是一座神山。作品《老爷顶》就是它其中的一个化身。如果说,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它是一座神山,但我意识到它是一座山神。因为它给人们一种天地造化和特别的敬畏感。我以为天地间多有一些这样的山神,我们所生存的空间就不会像今天遭到这样肆无忌惮地破坏了。


  这里,我要特别提示,作者并没有用过分的词藻和艳丽的色彩作渲染,而是作了朴实无华、神秘、深奥、博大、空灵地表达。


  我曾几去太行,但从没有给我留下有“路”的概念,因为那里的沟壑到处是路。有的人一辈子在那里转着转着,也从没想到过外面还有什么样的世界。然而,只有那些进香者和外出经商者可就完全不一样了。这里讲的是一种付出,一种与众不同的付出。我以为树洲就是这个样子。树洲面壁太行、感悟太行、守望太行。


  树洲来京给我带来太行山里的两包山楂干,我有些舍不得吃,我把它放在香茶里,有时也当着做鱼的调料,更喜欢把它放在黄酒里。这样做我以为更能体味出树洲作品的真情和魅力。


  2012.3.22夜

 
(新闻来源:艺术家提供)